字体大小: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初建时名称为“国家海洋局海洋仪器研究所”,1983年改为“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2001年经中编办批准更名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始建于1965年,是国家海洋局成立之后组建的第一批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担负着我国海洋观测技术研究,为海洋调查监测、执法管理、公益服务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支撑的职能。40年来,我们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由创建之初的一个专门从事海洋仪器研制,提供常规单项技术服务的专业性研究所,现已发展为人才济济,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级业务中心。
目前,我中心有科技人员350名,其中,知名专家25名,研究员、教授级高工42名,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10名。中心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硕士授予权。建有海洋遥感、声学、光学、化学、浮标、台站和系统集成等专业实验室,已在ctd测量技术、海洋水声探测技术、浮标潜标技术、星载遥感器定标与数据真实性校验技术、海洋台站自动监测技术、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系统集成技术、海洋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以及水质监测技术成为优势领域,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七五”以来,我中心已取得国家和部委级科技成果200多项,其中一批技术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技术与成果,在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权益维护、科学调查、公益服务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和促进我国海洋工作及海洋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我中心已成为发展国家海洋高新技术的主力军和国家海洋局履行职能及海军能力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蓬勃兴起,我中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
上世纪6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海洋观测、调查技术落后,国产海洋仪器设备几乎空白的状况,在国家海洋局的统筹和海军及方方面面的通力协作下,组织实施了第一次全国海洋仪器会战。并于1965年8月1日经国家海洋局和中央军委批准,在天津成立了专门从事海洋仪器研制的机构 海洋局海洋仪器研究所。创始之初,只有52名工作人员,工作和科研条件十分艰苦,但全员职工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先后研制出纯机械式的压力式验潮仪、印刷海流计、光学测波仪等20种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从此拉开了我国自主研制海洋仪器的序幕。
70年代,为满足经济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家海洋局集中了全国120名专业技术人员,并由我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了第二次全国海洋仪器大会战。
在这次会战中,确立的主攻方向是发展电子化、自动化、部分智能化的海洋仪器及台站和船用监测系统。经数年的努力,取得了1000米自容式std记录仪、电极感应式实验室盐度计、电磁海流计、浮子式验潮仪、航空红外测温仪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成果。通过这两次全国性的海洋仪器会战,既填写了我国自主开展海洋观测技术及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不畏艰难、勇于吃苦,甘于奉献、能打硬仗的专业科技队伍,为加快我国海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年代,我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海洋技术在海洋开发、监测、科研、调查和管理中的先导与保障作用愈显突出。为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1983年8月1日,国家海洋局作出了“关于调整、扩大海洋仪器研究所的方向、任务及更名的决定”,将原海洋仪器研究所改为“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简称“海洋技术研究所”)。赋予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全国,重点是为国家海洋局履行职能提供技术保障,同时承担国内海洋观测技术研究和海洋仪器设备的研制任务,逐步成为国家海洋环境测量技术的行业中心。从此,我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期间,我们积极研发、充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处理、自动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新技术,承担并圆满地完成了“海洋资料浮标、深海测流潜标、海冰航空遥感监测”3项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八五”期间完成了“海冰监测速报”、“摆式波浪发电”等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为国家海洋局的“一网三系统”建设、南极考察等科研业务工作提供了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保障。1988年春,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开展国际间海洋合作的需要,我们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充分利用已具有的技术优势,仅用了40个昼夜,就为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研制了一套功能齐全、性能可靠的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和海军的通报表扬。并在此基础上,为小麦岛、吕泗等海洋站研制了多套自动化、智能化的水文气象观测系统,初步改变了当时我国海洋台站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颇为落后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使我中心不仅具备能够研制单台(套)海洋仪器设备,而且具备了研发多功能、全自动、智能化、集成化综合系统的能力,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网的建设,促进了我国海洋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90年代,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和国家海洋局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国环境监测系统和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得到全面启动、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也是我国海洋界的有志之士企盼多年的海洋技术被确认为高技术的属性,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并从国家层面上对该领域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在国际上,由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倡议建立的全球海洋观测(goos)计划中,我国为之开展了相关业务,提供了有力的od体育全站app下载的技术支持。
此间,我中心以其科技和人才优势,高质量地承担完成了局重点业务能力建设项目,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为我国各海区56个海洋站和30艘志愿船配置了自动观测系统,于2001年12月通过了国家海洋局的验收,并进入了业务化运行,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当时及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我们承担完成了国家“九五”“863”海洋监测技术主题项目5项。其中,以我中心为主承担完成的上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和信息服务示范系统,是863计划支持的重大项目(z40),其技术指标和功能总体上已接近、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专题组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先进集体。
为强化质量管理和提升我中心产品质量、对外声誉,在1999年11月,我中心顺利通过英国劳氏公司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为适应国防建设与安全的迫切需要,自2004年5月1日起执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gjb9001a-2001),该体系于2005年4月通过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军方审核认定。通过承担完成重大项目和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与管理,大大增强了我中心的综合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中心成为推进我国海洋监测技术发展领域的主力军,为将原海洋技术研究所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海洋技术中心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洋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海洋技术在建设海洋强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提升,海洋高新技术的总体实力、水平不但是国家综合实力、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是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技术研究所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国家的需要和我局履行规划、立法、管理、维权这个中心,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使我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步入了一个最快、最好的时期。其主要的标志是根据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防建设需要以及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以及我们自身已具备的条件和实力,在局党组和中编办的关心支持下,于2001年11月经中编办批准,海洋技术研究所由一个专业性的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赋予我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对我国海洋技术实施业务管理,拟订全国海洋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标准及管理规定;为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承担我国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一定位,为我中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是落实职能取得明显的成效。改成业务中心后,我们把工作重心定在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载体,以落实职能为主线,紧紧围绕如何提高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履行我局职能及国防建设贡献率这个中心,立课题、谋发展、干实事、做贡献,从而以扎实的工作、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落实职能,提升地位。经不懈努力,我中心已成为我局及军方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海洋厅局长会上,国家海洋局王曙光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为适应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要尽快建立并完善海洋技术与质量监控标准体系,加快海洋先进仪器设备研制和推广工作,为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执法监察提供有力的支撑”。这为加快我中心发展,履行好中心职能指明了方向。二是科技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近年来,我们先后承担国家海洋局和有关部委及军方重点科研项目150多项;承担国家“十五”“863”项目30余项,合同额比99年增加了5倍。且产品质量,对外声誉明显提高,并已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和国军标认证审核;三是人才战略得到全面实施。2000年以来,我们通过培养、引进、招聘等形式,新增知名专家、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并注重用好现有人才,一批年青有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得以提拔重用。我中心人才结构正朝着年青、合理,高层次、高素质发展。四是能力建设大大增强。近年来我中心共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环境改造,工作环境、科研条件明显改善;企盼多年的12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大楼工程年内竣工;建30000平方米专家公寓计划正在全面启动;职工收入也有明显提高。五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中心荣我荣,中心衰我耻”的中心文化正在形成。
诚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前进的路上,还存有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容不得我们半点自喜、懈怠,如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我们就要落伍,就要被淘汰。我们将紧紧抓住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机遇期,乘庆祝中心成立40周年的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质量信誉为生命,以持续创新为动力,朝着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且具权威性的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目标而奋发进取,努力拼搏。